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117 暴雨繼續,救災不歇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117 暴雨繼續,救災不歇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“並且昨晚上你才說過,大家都是一家人呢,不必在意這些虛禮。快坐下吃飯吧,等吃完了我們就立即出發。”

“是,嶽父大人!”

“是,爹爹!”

祝修遠重新坐下來後,心中的擔憂就徹底消失,長長舒了口氣。

看來漱玉並未在意此事……

然而,祝修遠心念又一轉,想道:“奇怪,漱玉為什麼不在意那件事呢?這古代的女子不是最重名節的嗎?還是說……漱玉其實對我也有……那麼一點點意思?”

糾結!

心中胡思亂想著,祝修遠草草扒了幾口粥,又返回東院,換上官袍。

出門時又帶上長隨言大山,乘坐馬車,與嶽父大人董誠一起來到了江州州衙。

……

其實連綿幾日的大暴雨,在昨晚的後半夜,曾一度轉為小雨,幾乎都快停歇了。

但從今早拂曉開始,這雨陡然變大,又變成大暴雨。

雨勢甚至比前幾日還大!

乘坐馬車前往衙門的路上,祝修遠曾掀開馬車的布簾,探頭往外麵看過。

隻見青石板鋪就的大街上,已經積滿了三四寸深的水……

在這江州城中,已經開始內澇了!

災情不容樂觀。

來到衙門後,嶽父大人立即召集六曹參軍事,以及三班衙役的領隊等,聚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中議事。

賑災之糧籌集的問題,昨天已經解決。

這就像壓在眾人心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,眾人心裡一陣輕鬆。

於是眾人紛紛建言獻策,抒發己見,聚思廣義。

等董誠分派任務之後,他們也毫無怨言,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去乾……

祝修遠依舊冇有什麼具體的任務,他隻需陪在董誠身邊即可。

他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。

同時也提出一些令董誠眼睛一亮的建議觀點視角等。

……

整個上午的時間,兩翁婿都待在錄事參軍的簽押房。

而整個衙門中,刺史大人長史大人司馬大人,這“三大巨頭”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。

實際上,他們一直待在自己的值房中,不曾踏出房門一步。

也不對董誠的安排做出任何乾涉。

就連祝修遠都差點認為,這整個江州州衙之中,就隻有嶽父大人董誠一個大官似的。

其他什麼刺史長史之類的,全都是空氣……

下午,董誠帶著祝修遠離開衙門,親自前往各處巡視督查。

他們先去了城內最大的義倉,見義倉無異常後,接著又去了城隍廟。

昨天收攏的災民就安置在城隍廟中。

那些災民……實在慘不忍睹。

他們衣衫襤褸,頭髮散亂,麵容枯槁。

一堆人圍坐在一起烤火,靜悄悄的,目光呆滯,好似一具具行屍走肉一般。

“哎,可憐啊,他們家中的房屋悉數被暴雨沖垮,屋中僅有的家當也全被洪水沖走……有的還死了爹,有的死了媽,有的死了兒子,有的死了女兒……”

負責維持城隍廟秩序的州兵小頭領搖頭歎道。

聽了這話,董誠祝修遠言大山,以及在場的所有人,他們全都黯然失語。

這位州兵小頭領口中所說的,死了誰誰誰等,隻不過是一句話而已。

但是對這些災民來說,那就是天塌地陷!

因為這場大暴雨,這場洪災,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!

耐以生存的房屋家當家產,甚至親人……

不過萬幸的是,他們至少還能夠填飽肚子。

“錄事參軍大人!”

當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走進另一間屋子後,一位老者掙紮著從稻草鋪成的地麵爬起來,蒼老的身軀顫顫巍巍,由兩位晚輩後生一左一右攙扶著,緩慢朝董誠等人走過來。

董誠和祝修遠一行人聞聲看過去,卻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老者身後,一起走了過來。

董誠瞥了那州兵小頭領一眼,小頭領會意,小聲解釋道:“大人,這是城外李家村的族長……”

董誠點頭,迎了上去,笑道:“老族長,你們這是?”

李家老族長微微張著嘴,兩手都蒼老得顫抖不止,不過他的聲音卻十分洪亮:“大人,我李家村上下百十口人,仰仗大人之恩才得以活命啊,請容草民一拜……”

話畢,那李家老族長竟然當場跪拜了下去。

唬得董誠等人心驚肉跳,連忙攙扶。

將之攙扶起來後,董誠扶著李家老族長的手,說道:“老族長,我江州遭受百年以來都難得一見的洪災,本官身為一州之錄事參軍,協助刺史大人治理一方,自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……”

“大人,草民們心裡都明白著呢,如果不是大人您從中斡旋,焉有五百州兵收攏災民之舉……”

祝修遠聽了這話,忙說道:“李老族長,您老慎言,慎言啊!”並對之眨了眨眼。

李老族長活了大半輩子,況且又身居族長之位,自然也不是傻子。

他一聽祝修遠的話,立即明白過來,這話對董誠來說,並冇有什麼好處。

隻能給董誠拉仇恨。

“草民失言了,草民失言了!”

“誒,無妨。”

“大人,除了斡旋收攏災民之舉之外,草民等還心知這賑災之糧也得來不易……”

“那也是大家的功勞。”

“大人,您真是一個好官,草民等如今孑然一身,實在無以報答……草民聽說那河堤之上還缺人,雖然我李家村的青壯已經悉數派出,但如果還要人的話,我李家村的女人也可以幫忙的。”

“對呀大人,我等雖為女流之輩,力氣不及男子,但我等三五人一隊,應當抵得過一名男子了吧……”

“大人,我等也想去河堤之上幫忙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!”董誠擺手,製止住李家村眾位正挽著袖子的女眷,大聲道:“各位請聽本官一言,如果真到了需要你們的時候,本官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們的,但現在人手足夠,請稍安勿躁。”

擺脫掉熱情過頭的李家村村民,董誠又帶著祝修遠去了河堤上麵。

他們就在河堤上待到天黑才離開……

暴雨,還在繼續,救災,也冇有停止。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