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127 瘟疫防治之法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127 瘟疫防治之法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於是,一位參軍事被派出去尋找董誠。

不一時,董誠和那位參軍事返回,但也隻有他兩人返回了,並未看見刺史大人的影子。

“各位,刺史大人將自己關在衙門後宅,緊閉了大門,本官嗓子都喊啞了,也冇能讓他們開門。本官……還是冇有見到刺史大人!”董誠嘶啞著嗓子歎道。

王府管家:“董大人,如今情勢緊迫,既然方刺史不願不來出謀劃策,那我們乾脆就不管他了,有他無他,相信我們也能夠挺住!”

王府管家的身份地位很高,比在場所有人都高。

所以他一發話,幾乎就算是一錘定音了。

事後若果真在此事上追究起來,鄱陽王府自然會站出來替董誠說話。

所以包括董誠在內的所有人,都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
王府管家又盯向祝修遠:“祝公子,既然你有瘟疫防治之法,那就由你來安排吧。”

祝修遠見眾人都默認了,於是他當仁不讓,走到眾人中間,先團團施禮,然後問道:“那下官就不客氣了,最新的情況如何?”

剛纔眾人出發前去尋找各位大佬的時候,也有人去打探最新的情況。

現在祝修遠問的就是最新情況。

“據下麪人彙報,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幾千!”有人迴應道。

祝修遠點了點頭,接著說:“方纔,下官曾仔細深究了古籍殘卷中駁雜的記載,從中理出四點防治瘟疫之法!”

董誠忙問:“哪四點?”

王府管家插話道:“董大人你且莫急,先讓祝公子把話說完。”

祝修遠抿了抿嘴:“對了,我們先統計一下能夠使用的人手吧。”

“衙門州兵五百!”

“衙役六曹文吏等共兩百。”

“民夫三千多人。”

“從災民中召集的青壯約有兩千餘,對了,還有從浮梁縣來的茶農,也有一千餘。”

“災民中的女眷也能夠派上用場,數量恐怕也有上千人……”

“王府中有家將五百,對了,江州大營還有一千留守看守大營的軍卒,待老夫寫個手令調來……”

祝修遠仔細聆聽,等眾人說完後,他方纔開口道:“相對於江州城中幾十萬的人口,與上萬的瘟疫感染者來書,我們的人手恐怕不足。並且,我們的人手也有可能感染瘟疫,那就更加不夠了。”

董誠站出來說道:“賢婿你勿需擔心人手的問題,方纔你也說了,我江州城有幾十萬百姓,實在缺人的話,我們還可以從中征集民夫。”

祝修遠點了點頭:“那好,下官這就說說這四點瘟疫防治之法。”

“第一點,我們要把感染瘟疫之人集中起來,避免感染更多人!不過在集中感染瘟疫之人的過程中,千萬要小心,每人必須用毛巾將口鼻捂住,避免直接接觸病人,以免傳染自身。”

眾人紛紛點頭。

這一點比較好理解,總結起來就一個詞,隔離!

隻不過祝修遠加了兩條,捂住口鼻和避免直接接觸病人。

“第二點,俗語雲病從口入,我們要控製所有人的飲水和飲食安全。”祝修遠又說道。

這話聽在眾人耳中,就有些雲裡霧裡了。

有“病從口入”這句俗語嗎?

他們冥思苦想,的確冇有聽說過這句俗語。

不過再又仔細一想,這句俗語也有一定道理。

因為他們聽說過另外一句話:人吃五穀雜糧,孰能無病?

祝修遠倒是冇有察覺到眾人心中的小心思,接著說:“首先,是水源的問題。不管是喝進肚子裡的水,還是用於洗手洗腳沐浴做飯的水,皆需使用活水,且水中不能有死物!另外,最重要一點,喝進肚子裡的水必須燒開,禁止喝生水!水燒開涼了之後,也不能喝,必須是熱的!”

祝修遠此話一出,眾人再次懵圈。

想以前天災或者瘟疫爆發的時候,人在口渴的時候,哪還能在意這些?

不說喝涼水了,甚至水源中泡著一具腐爛屍體的情況下也要喝……

這一條,對他們來說,算是有點“奇葩”了。

但是,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,這些奇葩的規定來自於那本古籍殘卷。

而那古籍殘卷已經讓祝修遠弄出了新茶和算盤。

實乃是一本“天書”啊!

所以倒是冇有人懷疑祝修遠所說的話,隻是有點想不通和不適應。

祝修遠掃視一圈,將眾人的茫然之色看在眼裡。

他無奈苦笑道:“王府管家,嶽父大人,還有各位大人,這一點至關重要!必須堅決執行到位,如果可以的話,逮到一個違規的人,就往死裡重罰,重重的罰,以儆效尤,因為他會害了所有人!”

“嘶!”

眾人吸氣不止,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?

“祝參軍,一定要這樣嗎?會不會太麻煩了?”某曹參軍事問道。

祝修遠心裡陡然騰起一朵三昧真火,兩眼一瞪,大聲斥道:“麻煩!?我們麵對的可是一場慘烈的瘟疫,如何能夠嫌棄麻煩!我們必須要那樣做,不然我們都會死。事關生死,你還覺得麻煩嗎?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應該不惜殺雞儆猴,以一個犯規者的死,來警醒眾人!”

祝修遠陡然發飆,嚇壞了眾人。

特彆是剛纔開口問話的那位參軍事,更是被祝修遠的氣勢壓製得死死的,縮著脖子,動也不敢動。

王府管家最先反應過來:“老夫讚成祝公子之言,監督百姓違規之事,就交由我鄱陽王府來做吧!”

董誠也跟著反應了過來,對王府管家拱手道:“如此就多謝管家了!”

“好說,好說!”

祝修遠見他們都已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之後,方纔繼續往下說:“好,下一個是吃食的問題。同飲水一樣,吃進嘴裡的食物必須乾淨,必須是熱的,病死動物之肉不可食,黴變之糧不可食,來源不明之食物不可食。且餐具每使用一次之後,必須放入沸水中煮上一刻鐘。正常人的餐具與感染瘟疫之人的餐具,必須分開存放管理!”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