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609 將亡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609 將亡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“京城長江以北,江浦縣城,有燕軍十數萬,叛軍數萬,他們正在大舉渡江!”陳皇接過話頭。

“現在,燕國四皇子趙普,親率十萬大軍,又在瓜步駐紮,隨時都能渡江而來!”

“而我京營將士,隻餘一萬,阻擋江浦縣城的燕軍尚且不足。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的十萬燕軍,又當如何應對?”

“韓愛卿,雖然大勝了一場,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駐防……諸位愛卿有何良策?若誰有破敵之策,朕必然重賞!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!”

陳皇話畢,視線就在眾臣中間亂轉,特彆是祝修遠和韓清山,陳皇是非常希望他們兩個能再創奇蹟。

然而,大殿中安靜了好一陣,卻是冇有人站出來。

這種局麵,怎麼解?

江北的燕軍與叛軍,共有二十多萬!

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,除非使用計謀……

嗯?!

計謀!

祝修遠眉頭一動,眼神刹那深邃。

計謀,計謀,他似乎抓住了一點靈感,但現在還非常模糊……

“報……其稟陛下,長江遊之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,在鄱陽王的號召下,聚結水軍三萬,其餘騎兵、步兵等將士,共十七萬,正分乘戰船千艘,沿長江順流而下,入京勤王!”

“但因燕國沿途水軍所阻,及溧陽王水軍封鎖了江麵,鄱陽王大軍奮戰而來,後日便能抵達京城!”

這位斥候的話一出口,整個大殿中,包括祝修遠、陳皇等,一時間竟懵了。

這算是……好訊息!

並且還是有關南方援軍的好訊息!

他們已經記不得有多久了,未曾聽到援軍的訊息。

似乎都已忘記,他們還能得到援軍這一回事。

卻是冇有想到啊,他們果然等來了援軍,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……天啦,二十萬!

陳皇及大臣們都有些呆,好久才反應過來。

對對對,陳國地大物博,各地駐軍也是非常多的!

長江遊那幾個州,如嶽州、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,乃是邊州,平時駐紮的兵力會多一點。

所以,江州鄱陽王振臂一呼,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!

陳皇等君臣,呆愣過後,接著就是心裡的狂喜!

那可是二十萬的援軍啊!

眾臣狂喜過後,心裡一想,瞬間就想通了,也是啊,京城被圍,這都多少天了,更遠地方的駐軍,必然也已經開始行動了。

江陰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側城牆,就是要賺這個時間差,趁南方個州縣的勤王之師未到來之前,先把京城給破了。

但不好意思,江陰王的如意算盤,被祝修遠的神雷軍給打得稀巴爛。

“報……啟稟陛下,常州震澤王,已率帳下大軍五萬,衝擊江陰王構建之防線,戰果不菲。”

“另有杭州、越州、明州、睦州、黎州、台州等地,聚合大軍三十餘萬,正殺向造反之湖州守將,及蘇州長洲王!”

“預估也在後日左右,三十餘萬勤王之師,便能剿滅判賊,入京勤王!”

又一個斥候帶來了好訊息。

這是三十萬的援軍,加江州鄱陽王的二十萬,總共就是五十餘萬了!

“鄱陽王所部二十萬大軍,乃是從長江水路而來,儘管沿途有燕國水師所阻,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軍更快!”

“隻要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趕到京城,雖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,但也足以與江北二十多萬燕軍對峙。”

“那個時候,京城就已然無慮了,再等到杭州等方向來的三十萬大軍,那我京城當不懼任何來犯之敵!”

“現在的關鍵,是鄱陽王後日才能抵達。而江北的燕軍,隨時都可能渡江而來,今日和明日,還有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如何應對?”

眾臣議論紛紛,討論來討論去,最後把所有焦點,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後日,也就是鄱陽王大軍趕來的那個時間點。

鄱陽王率二十萬大軍殺來的訊息,江北的燕軍肯定也收到了,他們恐怕會提前渡江攻城……

眾臣討論著討論著,聲音逐漸弱了下去。

因為這還是無解啊。

這時間差,長達要命的一天半,這麼多時間,燕軍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。

神雷軍在守城方麵,的確很有一套。

可是,神雷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,防守京城南側城牆剛好夠用,若分散到整個京城四麵的城牆,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
即便是“非神雷軍將士來操作新式兵器”的法子,也行不通。

第一,操作新式兵器,需要一定水平,不然傷敵不成,反而還會自我毀滅。

即便是數月前,在那江州,首次使用新式兵器,也是給了祝修遠足夠的緩衝時間的。

因為守城十日,祝修遠是一件件拿出來的,有足夠的時間。

但是現在,隻有一天半,時間根本不夠。

第二,新式兵器存儲不易。

神雷坊中其實冇有多少存貨,再經城南四次守城之戰,已經耗費了一大半。

剩下的庫存,若平攤到整個京城,恐怕一兩個時辰之內就能用光了……

左右冇有辦法,一天半的時間差,始終無法填補……

無法填補這個時間差,就算後麵要來一百萬的援軍,也是無用,等到那時候,朝廷都被滅了。

所以群臣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弱,音量越來越小,激情消退,直至最後鴉雀無聲,又恢複了死一般的安靜。

陳皇也知道困難點在哪。

但目前看來,貌似無法解決了。

難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陳嗎?

陳皇仰天長歎,頹然癱在龍椅,臉那絲血色,再次消失,一片慘白。

如今看來,鄱陽王的二十萬大軍,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說,反倒像是一張催命符。

因為燕軍得了訊息,肯定會提前動手。

燕國,還有那幾個反王,謀劃了這麼久,一步步將京城逼入南北皆敵的困境,為了什麼?

難道是為了把京城圍困住,然後嚇唬陳皇來玩嗎?

自然不是,他們如此大費周章,就是為了能一舉滅了陳國的江山社稷。

燕軍根本不會等到鄱陽王二十萬援軍到來,然後再與之對峙……不會的,這不符合常理,他們肯定會立即攻城!

也就是說,陳國將亡了。

陳皇屁股下的龍椅,不再僅僅是燙屁股那般簡單,而是要長出一對翅膀,徹底離他而去。

想通了這一點,陳皇頓時萬念俱灰。

他癱在龍椅,仰頭望著謹身大殿的屋頂,目光呆滯,彆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,或許,是在後悔冇有好好經營這個國家吧……

旁邊的尤貴妃,更是一臉黯然。

倘若陳國被滅,她作為陳皇的貴妃,還生得傾國傾城……若運氣好,被燕國皇室收入囊中,算是比較好的,至少還能保住一條命。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