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601 神人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601 神人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神雷軍大勝的訊息,也同時傳到了韓清山和城北的京營副將們耳中。

韓清山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笑而不語。

京營副將們也冇有什麼表示,隻是人人失聲,臉色更加難看。

而對於這個結果,那江陰王,退兵之後倒是發了好大一通火。

方纔那一戰,他直接損失了接近萬餘將士!

還有攻城器械等,也悉數被燒燬,可謂是損失慘重!

良久之後,忽有一個副將移步而出,拜道:“王爺,屬下有一計,或可一試!”

……

聚賢門城樓。

雖然再次大勝了一仗,但林伯昌並未誌得意滿。

他很清楚,神雷軍防守那麼長一段城牆的薄弱之處。

兵力太過於分散了。

若叛軍不再集中兵力的話,勢必加大神雷軍的消耗,無論是新式兵器,還是神雷軍將士等。

林伯昌越想,越覺得叛軍非常有可能使用“分散兵力,突襲某一段城牆”的策略。

怎麼辦呢?

林伯昌與黃誌高商議過後,立即在所有城牆上都點燃火盆,增加亮度,驅散黑夜,增加叛軍“打遊擊戰”的難度。

但除此之外,他們也就冇有什麼辦法了。

神雷軍將士,加上征調的民夫,就隻有那麼多,若將他們平均分散到整段城牆,那就攤得太薄。

若單獨集中於某一處,那叛軍又將會從其他地方趁虛而入……

根本性的難題,還是神雷軍人手不夠。

祝修遠穩坐神雷軍大營的中軍大帳,聽了林伯昌他們的擔憂及安排後,馬上就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。

那就是充分利用征調來的民夫。

雖然每一種大型的新式兵器,比如猛火油櫃、床弩、拋石機等,都需要數人同時操作才行。

但實際上,這數人中,隻需一個人懂得其運作原理即可。

所以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就是,將民夫混編入神雷軍中,聽從神雷軍將士的安排,做一些不是非常重要、簡單,但又缺之不可的活計。

如此一來,將大大釋放神雷軍將士,可以使神雷軍“輻射”到更多的城牆段。

祝修遠之所以能夠想到這一點,是因為江州守城戰那次,操作新式兵器的守軍,都不太懂,都是新手,但是,他們最後還是勝利了!

這一點,給了祝修遠靈感。

林伯昌得到祝修遠的應對之策後,大喜過望,連道:“伯爺英明!”然後立即吩咐下去,按照祝修遠的應對之策進行操作。

待神雷軍這邊改造完成,那江陰王叛軍,正好發動了今天晚上的第三次進攻。

這次,叛軍還是直奔聚賢門而來,並派出了數千人進行試探攻擊。

一切,都像是上次那般。

但林伯昌極目遠眺,一眼就發現了不妥。

後方驚陣的叛軍,影影綽綽,站位比上次遠了許多,並且後方的人馬剛好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。

據林伯昌推算,經前兩次進攻之後,叛軍所餘兵力,應該還有兩萬多,接近三萬的樣子。

但他們暴露在林伯昌視線內的叛軍,粗略算去,僅有一萬餘左右。

雖然他們隱藏在黑夜中,看不真切,給人一種黑暗中還有一萬餘人馬的錯覺。

但林伯昌並不是那麼傻,他極為精通兵法,自然知曉叛軍打的主意。

叛軍另外那一萬人馬,鐵定隱藏在未知的黑暗之處,正擦刀磨槍,準備隨時發動致命一擊。

果不其然,還真被被林伯昌給猜中了!

“我神雷軍,用了伯爺的法子,相當於人數暴增到了五六萬,雖然民夫手生,不如神雷軍將士熟練,但料想殺傷力不會下降多少!”

林伯昌手扶女牆,像是喃喃自語。

“但我神雷軍,已然佈滿了京城南側的整段城牆,冇有死角,無論你們從那裡突襲,都將受到我神雷軍的怒火!”

林伯昌說完後,不由回頭與黃誌高對了一眼。

然後兩人同時一笑,都是一副準備看好戲的樣子。

“還是伯爺聰明,竟想出這麼一個法子!”黃誌高麵色動容,“通過此法,我神雷軍將士暴增了數倍有餘,果然是妙法!林副將,你說我們怎麼就想不出這種妙法呢?”

“伯爺乃神人,我等凡夫俗子,自然是不敢與伯爺相比的!”

林伯昌麵色嚴肅,非常凝重,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。

接下來,叛軍的行動,果然如林伯昌所預料的那般。

聚賢門城樓正對麵,江陰王佈置了萬餘叛軍,殺氣騰騰,擂鼓喧天,並派出數千先鋒將士,往聚賢門城樓殺來。

給人一種“叛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聚賢門”的錯覺。

但小半個時辰過去了,往城樓攻來的叛軍,還是隻有數千。

戰損多少,江陰王就補充多少,始終維持一個數量不變。

至於後方驚陣的萬餘叛軍,他們作為主力,幾乎未曾出動。

這一幕自然落入了林伯昌眼裡,他不由一笑,道:“雕蟲小技耳!”

神雷軍大營,中軍大帳,祝修遠也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。

就目前的訊息來看,那叛軍的一舉一動,果然符合林伯昌的猜測。

“叛軍的計謀,或者說兵法,我竟未猜透……看來於兵法一道,我遠遠不如林伯昌。”

祝修遠想了想,很快就釋然:“林伯昌畢竟是原生的古代人,自小耳濡目染,而我……哪懂得這麼多古代戰爭的套路……”

如此一想,祝修遠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。

那就是放手讓林伯昌去打仗,他作為軍中主將,隻提要求,隻定目標。

至於具體實施,如何作戰,他乾脆不插手了,讓林伯昌儘情發揮。

又過了一刻鐘左右。

叛軍遮遮掩掩這麼久,終於有所行動。

忽然,城樓左側某段城牆,忽然火光大作,並伴有狂風暴雨般的雷霆之聲。

林伯昌立即轉身往那邊望去,距離有點遠,他隻能看見沖天的火光,還有煙霧陣陣,細節方麵卻是看不真切。

參將黃誌高,已不在城樓中了,因神雷軍按照祝修遠的法子改造後,竟還多出五六百人馬。

黃誌高領著這批人馬,在整段城牆上來回巡視,隨時支援。

另外,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,派來的參將牛剛,以及一千禦林衛將士等,也正在執行這項任務。

所以,林伯昌站在城樓,雖未能看清被偷襲的城牆段,究竟是何模樣。但看見了黃誌高,他正領著人馬往那邊衝去……

轟轟轟!

這時,還是城樓的左側,更遠的地方,又傳來陣陣轟鳴之聲。

這是同時點燃成千上萬串鞭炮所造成的響動。

炸城般,撼天動地。

讓人聽了猶如重錘錘胸,耳朵都快聾了。

林伯昌目光一凝,手扶女牆,伸長了脖子往那邊望去,但顯然,距離太遠,他根本看不清楚。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