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591 準備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591 準備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一秒記住!!!【狂沙文學網】手機用戶輸入:

“陛下……”尤貴妃在旁,想去攙扶他。

“容朕緩緩……”陳皇癱在龍椅靠背上,竟閉合了雙目,嘴巴微張,喘著細微的粗氣兒。

“去把本宮熬的蔘湯端來!”

尤貴妃揮手,對旁邊的宮女吩咐。

宮女行禮之後就快步離去。

“陛下,先喝口濃茶解解乏吧,這兩陛下累了……”

尤貴妃長袖飄飄,起親手捧了茶盞,湊到癱坐在龍椅之上的陳皇近前。

陳皇茶來張嘴,他雙目尚且閉合,稍稍動了動腦袋,以嘴就盞。

他撮著嘴唇,如鯨吞吸水,猛灌了兩大口。

尤貴妃微歎口氣,放下茶盞,複又在鳳椅上坐下,看著陳皇,一時無言。

“貴妃娘娘……貴妃娘娘……”

這時,一個太監跑來,湊到尤貴妃近前,聲音放得非常低。

這個太監尤貴妃認得,乃是太子所在東宮裡麵的太監,但凡太子有事找她,都會通過這個太監進行傳遞。

“何事?”尤貴妃輕聲問道。

“稟貴妃娘娘,太子下在東宮之中,聽說瞭如今京城的局勢,甚是擔心陛下和貴妃娘孃的體……太子下想入宮,在陛下和貴妃娘娘邊伺候,以儘孝道。”那太監低聲說道。

“太子倒是有心了。”

尤貴妃臉上展露一絲微笑,但隨即這絲微笑就消失不見。

“你回去告訴太子,陛下和本宮這裡,不需他伺候。太子不用多想,當好生在東宮裡讀書,不可分心,陛下和本宮不會有事的,朝廷也不會有事的!”

那太監領命,然後快步返回東宮,將尤貴妃之言悉數告知於太子。

太子聽後,長歎一口氣。

他走到書架前,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,翻了兩頁,可是如論如何都看不進去。

“你派人出宮,仔細打探京城現在的況!”

太子將那書丟下,回對太監進行吩咐。

“老奴遵命!”太監行禮後轉就走。

“等等。”

“太子下?”

“再打探一下江城伯祝修遠的動向,事無钜細,能打探到的都打聽回來!”太子想起了去年的時候,在那江州小城,也是數萬燕軍攻城,勢危急。最後是江城伯拯救了一切。

卻不知京城當下的困境,那江城伯能否再度力挽狂瀾呢?

太監領命去了,這書房之中,就隻剩下太子一個人。

他揹負著兩手,兀自走來走去,眉頭緊鎖。

“父皇,母後,兒臣無能啊!”太子陷入深深的自責,“為人子,卻不能為父皇和母妃解憂。為陳國儲君,我竟也不能做什麼,隻能眼睜睜的看著……”

太子的眉頭越鎖越緊,麵色非常糾結。

不一會兒後,太子跌坐在一張椅子上,以手扶額,他或許是太過緊張了,導致腦袋有些昏沉……

他不僅擔心陳皇及尤貴妃的體,也擔心京城的安危,更擔心陳國的國運。

“太子下,您都一整天冇有吃過東西了,人是鐵飯是鋼,您多少也吃一點吧……”

不知何時,一個太監走進,端了一個托盤,上麵是兩盤菜和一碗飯,還有一小碗羹湯。

東宮裡的飯菜,自然是色香味俱全,勾人食。

但那太子移開撫在額頭上的手,打開兩眼,瞄了眼那些飯菜羹湯,眼中顯出厭惡之色。

那勾人食的香味兒,倒好像是令人作嘔的惡臭般。

“拿走,拿走!孤不餓!”

太子揮了揮手,像是趕蒼蠅般,然後又閉合了雙目,將那手撫在額頭上。

“太子下,就算不吃飯,也不能不喝水啊,喝一口湯吧……”

這太監乃太子邊之人,可以說是從小看著太子張大的,現在太子這番模樣,太監心裡無比難受。

“端走,都端走,孤不餓,也不渴,都端走……彆再來煩孤!”

太子非常煩躁,從椅子上起,推著那太監的後背,硬生生將之推出門外,關上房門,還反鎖了……

與此同時。

謹大。

“娘娘,蔘湯端來了……”那小宮女快步返回,手裡提了個食盒。

尤貴妃親自接過,將之擱上桌,再從中取出一碗蔘湯,還冒著滾滾氣。

“陛下,喝口蔘湯緩緩神吧,今夜不安寧,陛下乃臣妾頂梁柱,萬萬不能倒下……”

尤貴妃一手捧著湯碗,一手捏著調羹,輕輕攪動,舀了一勺子,放在唇前吹了一吹,驅散氣。

“嗯……”

陳皇輕哼了一聲,兩手抓著龍椅扶手,慢慢將體坐正,他雙目也打開了,在那一眨不眨的盯著正吹勺子的尤貴妃。

陳皇像是病號似的,享受著尤貴妃的餵食服務。

這蔘湯乃大補之物,新增了許多名貴藥材,並不僅僅隻是人蔘,此乃宮廷秘方。

往常陳皇能肆意馳騁,把尤貴妃給折騰得求饒,也頗為倚仗此物。

所以連續幾大勺蔘湯入腹之後,陳皇渾漸暖,那種疲憊之感竟逐漸消失不見。

待一小碗蔘湯喝了一半後,陳皇似乎已經恢複了無限精力。

他坐正了體,兩手環著尤貴妃腰肢,將之按在自己腿上。

尤貴妃咯咯笑,但同時還得保證手裡的湯碗不灑,待坐穩後,她繼續用勺子餵食陳皇。

陳皇好似恢複了年輕時候的活力,一邊心安理得的吃著尤貴妃喂來的蔘湯,一邊還到處亂摸。

周圍伺候的宮女和太監等,紛紛背過了去,不敢多看。

更有數位宮女,暗中去搬來數個屏風,就擺在那裡,待會兒說不定有用。

很快,待一小碗蔘湯喝完,那陳皇已然進入一種無比興奮的狀態。

有藥效的作用,估計也有現在局勢壓迫之下的發泄。

宮女們搬來的屏風派上了用場,整個禦階的龍椅和鳳椅的範圍,都被圍了起來,外人不能窺見內裡的景。

但裡麵傳出的陣陣音浪,還有類似於翻箱倒櫃的聲響,卻是能說明,裡麵的戰況是何等的激烈……

相比於皇宮裡的芙蓉帳暖、暖室生香,皇宮外麵,卻又是另外一幅景。

江北的十數萬燕軍,已然奪取江浦縣城,並已征調船隻無數,準備渡江。

若燕人一旦渡江成功,就會與駐紮在京城北側、長江南岸的七八萬京營將士對上。

在京城的北側城牆下,他們將展開一番殊死決戰。

若燕軍得勝,那麼他們隻需稍微跨越幾步,就能直京城城下了!

目前看來,燕人得勝的機率非常大。

第一,燕軍人多勢眾,足足十幾萬,而駐紮在城北的京營將士,才七八萬人。

第二,京營將士,雖然號稱是陳國最強的精銳之師,但其實與燕軍比起來,差彆不是非常大,恐怕還稍有不如。

綜合來看,京城北側,恐怕今晚就會發生攻城之戰。

然後是京城的南側,同樣令人揪心。

那江王,已然攻破了句容縣,很快就將直入京城城下了。

雖然陳皇調去了兩萬京營將士,但兩萬對五萬,勝算並不是非常大。

京城南側的城牆,也有可能在今晚發生攻城之戰……

今夜註定不是太平的一夜!

城內百姓,早已藏家中,閉門閉戶。

京城縱橫交錯的大街上,幾乎都空了!

京城再一次萬人空巷!

且說那祝修遠,自下朝後,第一時間就趕來了京城南側的神雷軍大營。

在那中軍大帳中,招來林伯昌、黃誌高等諸將。

他們待在中軍大帳中,既是討論軍,又是等候各方送來的塘報,或者說訊息等。

然後他們纔好根據各種訊息,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因神雷軍並無駐防城牆及城門之責,所以神雷軍一萬餘將士,都還待在大營中,正在埋鍋造飯,好酒好菜的吃著,補充體力。

相比之下,禦林衛和金吾衛就更忙碌一些。

禦林左衛,駐防京城東側城牆。

禦林右衛,也就是韓清山所領的一軍,負責駐防京城西側城牆。

禦林前衛,駐防京城北側的城牆,北側城牆,麵臨十萬燕軍的衝擊,壓力巨大。

禦林後衛,則是駐防京城南側的城牆。南側城牆,麵臨著江王的五萬大軍,壓力也非常大。

金吾左衛,和金吾右衛,則負責皇城的防務,目前來看,金吾衛還是相對輕鬆的。

而對於神雷軍來說,他們駐紮在城中,則是充當了“救火隊員”的角色。

待會兒戰事一起,哪裡危險了,他們就趕往哪裡,進行支援……

大軍攻城前夕,京城中一片安靜。

京城北側附近的百姓,躲在家中,似乎都能聽見那滲人的陣陣呐喊之聲……

那是南下渡江的燕軍,與京城的水軍,在長江的江麵上遭遇了,正在進行慘烈的水戰。

紫城,也就是皇宮,位處京城東南側,遠離北側,自然是聽不見那種嚇人的動靜的。

謹大。

陳皇與尤貴妃已經完事兒。

此時,他們分彆端坐於龍椅和鳳椅,兩人臉上都殘留著一絲潮紅。

那陳皇似乎徹底恢複了精力,神采奕奕,端坐於龍椅,正檢視著一份信件。

迫於眼下的局勢,還有這信件上的內容,陳皇的臉色發青,非常難看。

大下麵,則是一個來自於江都的兵卒,自稱是為揚州的江都王送信的。

那信件,正就在陳皇的手上。

“陛下,信上說什麼?”尤貴妃見陳皇看完,不由一問。

“誒……”陳皇單手握著那信紙,微歎口氣,“江都王在信中說,燕人的十五萬東路大軍,連來對他猛攻不停,江都王已經快支撐不住了……”

尤貴妃一聽這話,心內劇震,臉上現出一絲驚駭之色。

就當下來說,京城北有十數萬燕軍,南有江王五萬叛軍,單單這個,就已經足夠令人焦頭爛額的了。

要是再加上燕人東路大軍的十五萬……尤貴妃簡直無法想象。

“江都王在信中還說,他想收縮防禦,他帳下還有殘兵三萬,可退入京城,與城內將士一起,合兵一處,據城堅守……”

“那陛下意下如何?”

“為今之計……恐怕也隻能如此了,罷了!”陳皇看著那位揚州來的兵卒,“你且回去告訴江都王,就說他的建議,朕準了!”

那兵卒拜謝過陳皇,當即出宮而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城南,神雷軍大營。

中軍大帳。

大帳中燈火通明。

祝修遠也比較隨意,竟將中軍大帳弄成了“餐廳”,佈置了兩張長條桌,搬來椅子,再擺上酒菜,與林伯昌、黃誌高等人吃喝起來。

“林副將。”

祝修遠吃得差不過了,便放下筷子,看著林伯昌。

“末將在!”林伯昌立即丟下筷子,起拱手一禮。

“你乃軍將世家,自小耳濡目染,但你……卻未曾真正領兵打過仗。”

祝修遠又看像胖墩兒黃誌高:“黃參將。”

“末將在!”黃誌高也起拱手。

黃誌高胖墩兒胖墩兒的,動作卻十分敏捷,冇有那種臃腫之感。

如此一來,黃誌高竟能給人一種踏實、安心的感覺。

“雖然在我神雷軍中,你隻是個參將,但你曾官至泉州水師副將,有實際領兵作戰的經驗。”

祝修遠掃視著林伯昌和黃誌高兩人。

“所以,本官想將神雷軍將士一分為二,你們兩人各領五千,隨時支援城中各處,你們意下如何?”

“謹遵伯爺吩咐!”林伯昌和黃誌高自然冇有意見。

祝修遠非常滿意,當他還想說點什麼的時候,此時,一個聲音在大帳外響起:“斥候回報,求見伯爺!”

“進來!”祝修遠把手一揮。

一個斥候應聲而入,拜道:“啟稟伯爺,京城城南三十裡處,江王五萬叛軍,已與兩萬京營將士戰至一處,現場火光沖天!”

“什麼,已經開始了嗎?”

祝修遠、林伯昌、黃誌高,還有大帳中的劉安平、吳少光等,一同長而起,麵色凝重。

“再探,再報!”

祝修遠揮手吩咐。

那斥候領命下去後,祝修遠吩咐撤走宴席,中軍大帳中恢複原本的樣子。

“不是本官不信任京營將士,而是他們隻有兩萬人馬,兩萬對五萬,勝算不大。”祝修遠的視線在在林伯昌和黃誌高的臉上掃過。

“林副將,黃參將,你二人立即下去,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!”祝修遠聲音比較沉著。

“末將遵命!”

林伯昌、黃誌高,還有劉安平、吳少光等,都離帳而去,大帳中頓時空了下來。

祝修遠壓抑住心裡的激動,在帥案後麵坐下,取出京城輿圖,在那仔細觀看與研究。

既是研究怎麼支援,也是研究如何跑路。

他做了兩手準備。

不過跑路是下下策,城破之後不得已而為之之事。

若是可以的話,祝修遠還是希望能保住京城。

覆巢之下無完卵,若京城一旦城破,他雖然有把握帶著伯府中所有人一起跑路,但……誰也不能保證,過程中不會出現意外。

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呢!

要是出現一點意外,那就是遺憾一輩子的事……

不一時,言大山在帳外求見。

“進來!”

祝修遠立即丟下輿圖,抬頭看向大帳的大門。

因為在一個時辰之前,祝修遠曾派言大山回府,將現在的局勢悉數告知給董誠他們知曉,並讓他們指揮府中的家將們做好跑路的準備。

冇錯,今天晚上的京城,極有可能發生攻城之戰。

也很有可能城破,燕軍或者叛軍湧入……

如果事態已糜爛至此,祝修遠會毫不猶豫帶著他們一起逃出城去。

現在,言大山回來了。

話音一落,那言大山就走進大帳,不過……他的走姿有些奇怪,似乎放不開,走得很穩,幾乎冇有左右擺動,看起來有些彆扭。

“況如何?”

祝修遠忽略了言大山那奇怪的走姿。

“恩公,屬下離開伯府趕來大營的時候,府中的家將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,老爺、恩母等也正指揮府中下人進行打點……”

“嗯,不錯,這件事你辦得很好!”

祝修遠點頭,然後又笑道:“大山啊,今天晚上,城中可能會大亂,倒是要辛苦你了,待此事過去,我必有厚賞!”

“恩公快莫如此說,恩公但有吩咐,屬下一定赴湯蹈火!”

祝修遠點頭,剛想說點什麼,忽然他眼前一花,貌似……有顆腦袋從言大山後探了出來,偷偷的瞄了一眼,然後又縮回去了……

“大山,你後?”

“恩公……”言大山那臉上頓時非常扭捏,忙側移開,閃到一邊去。

他一移開,祝修遠就看清楚了,原來言大山後果然有一個人。

祝修遠仔細看去,隻見其麵容明媚,肌膚白皙,都好似在閃著熒光的……不是那寇婉婉是誰?

不過寇婉婉冇有穿女裝,而是一江城伯府中家將的裝束,銀盔銀甲的。

“寇姑娘……你?”

祝修遠大吃一驚,不由起走了下去,上下掃描著一鎧甲裝束的寇婉婉。

旁邊的言大山,終於聰明瞭一回,他見了此等景,也不說話,趁祝修遠和寇婉婉不注意,他躡手躡腳慢慢溜出了大帳。

“公子,驚不驚喜意不意外?”

【求推薦票】

支援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夥伴!找不到書請留言!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