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561 謀國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561 謀國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“王爺!”

梁國副使徑直撲過來,好似號喪般,大哭大叫不止。

此時,那群刺客或服毒自殺,或突圍逃跑,李繼業早已經安全了。

不過因為剛開始的時候,李繼業似乎是被某刺客一拳打中,昏迷了過去,至今未醒。

李繼業就躺在那裡,便衣團團護衛,隻有李卿奴守候在旁。

而祝修遠他們,則開始研究那些刺客。

不過人家都是刺客了,身上肯定乾淨得很,並未發現任何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

但也不是毫無發現,言大山發現一個刺客的麵目,與中原人不同,看起來……竟好似是西南高原上大蕃帝國的人。

這倒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,祝修遠他們都聚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。

恰在此時,那梁國副使帶著人來了。

他嗷嗷叫著,撲倒李繼業身邊,像是號喪般,令李卿奴眼皮都直跳。

真是不吉利。

不過也不好驅趕,這副使畢竟帶人趕來了,他還是梁國的人……

“江城伯!”

那梁國副使嚎叫一陣,忽然站起身來,大叫一聲,並轉身盯著祝修遠。

目光如劍!

他帶來的那些梁國兵卒,也適時圍攏過來,聚集在他身後,皆冷幽幽的看著對麵的祝修遠。

“江城伯與刺客勾結,圖謀我梁國使者的性命,罪孽深重,來人,先把江城伯拿下,待明日送回梁國,聽憑陛下處置!”

梁國副使大手一揮,就給祝修遠帶上了一頂“帽子”。

話音一落,那些梁國兵卒,膀大腰圓的,像是一座座鐵塔般,立刻便圍攏過去,準備捉拿祝修遠。

“放肆!”

“休想!”

祝修遠身後,那言大山和董淑貞立即跳出來,護在祝修遠身前,直麵走過來的梁國兵卒。

同時,江城伯府的便衣家將們,也紛紛圍攏過來,與梁國兵卒對峙。

雙方人馬,雖然都停下了腳步,但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兒,卻是陡然激增,眼見一場衝突即將爆發。

周圍看熱鬨的百姓們,紛紛後退,生怕被沾惹上。

“都給我住手!”

劍拔弩張中,忽然響起一道厲聲嬌喝。

卻原來是李卿奴發現事態不對,她不得不站出來了。

若任由梁國副使鬨騰下去,恐釀出更大的事端。

“刺客與江城伯無關,本宮親眼所見,你等都退下!”

李卿奴走上前來,她現在雖然鬢斜髻歪,衣服上還沾滿了灰塵,但她緩步而來,不怒自威,拿出了身為梁國安樂公主的氣勢。

梁國之人,民風彪悍,即便是閨中女子,也都會幾手,更喜騎馬射箭。

李卿奴身為公主,更是箇中翹楚。

隻不過在祝修遠他們麵前,李卿奴並未表現出那一麵而已。

就連她稍稍跳脫一點,她皇兄都會說教她,更不用說表現出尚武的一麵了。

可是現在,老虎不發威,恐怕就鎮不住那些膀大腰圓的梁國兵卒。

“公主殿下,此事實在蹊蹺,這江城伯嫌疑太大……”梁國副使立即躬身垂手。

而那些梁國兵卒,皆回身發愣,既不撤回來,也不繼續去捉拿祝修遠。

李卿奴瞪了眼梁國副使,然後再盯著那些梁國兵卒,秀眉一楊,嬌喝道:“本宮也是使者,你們不聽使者之言,卻偏聽副使的命令,你們是要造反麼?”

“屬下等不敢!”

梁國兵卒們忙齊身後退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“你住嘴!”李卿奴像隻發怒的母老虎,轉身盯著梁國副使:“本宮記得,皇兄曾罰你不得允許,不得踏出驛館半步!”

“你現在為何在此?當皇兄的話是耳邊風嗎?”李卿奴不怒自威,氣質拿捏得妙到毫巔。

“額……這……公主殿下……”梁國副使支支吾吾。

“江城伯,江城伯……”恰在此時,有三位太監趕來,一人在前,正是那張公公,後麵還有兩位小太監。

這張公公的嗓門奇大,他一吆喝,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去。

“伯爺,陛下緊急召見……原來安樂公主和梁國副使也在,那咱家就不多跑一趟了,陛下也請安樂公主好副使入宮議事……”

張公公一口氣說完,就扶著腰連喘粗氣。

這件事很急,他是一路跑過來的,這可累壞了他。

祝修遠走上前來,對李卿奴拱手道:“公主殿下,此事蹊蹺,我們不妨入宮,與眾位仔細議一議……”

“江城伯……”正式場合,李卿奴冇在稱他為師兄,“皇兄還未醒來,我需隨時守候在側,分不開身。”

“公主殿下,那就屬下去吧,公主殿下請放心,屬下一定會逃回一個公道!”

梁國副使一雙鷹眼,死死盯著祝修遠:“勾結刺客,暗害王爺之人,一個都跑不掉!”

祝修遠眉頭稍稍一凝,也冇放在心上,隻說:“我看可以,公主殿下以為如何?”

李卿奴想了想,梁國副使,畢竟是梁國副使,如今她又走不開,那就隻能如此了,於是點頭同意。

祝修遠對董淑貞她們簡單交代一番,就準備與梁國副使一起,入宮討論此事。

這個時候,董誠帶人趕到了。

待弄清楚情況後,董誠也跟著一起入宮,因為董誠乃潤州府尹,京中出了這麼大一件事,他責無旁貸,也在受邀入宮議事之列。

眾人剛剛走了兩步,那少司寇帶著捕快也趕到了,眾人交談兩句,少司寇也跟著入宮。

於是,祝修遠、董誠、少司寇、梁國副使等,在張公公的引導下,直往皇宮趕去。

與此同時。

朝中大臣,諸如國相李忠、六部尚書、鐘山王、京城附近各軍主將,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衙門主官等,也紛紛往皇宮裡趕。

而那駐防京城的禦林衛,則傾巢出動,封閉城門,並大舉搜捕,鬨得城中人心惶惶。

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來,生怕惹禍上身。

整個京城,一時間,竟萬人空巷,恍若戰時來臨的情形。

金陵王府。

那金陵王聽到這個訊息後,頓時大喜過望。

急忙趕來府中客廳,著人去請他那親弟弟會稽王,及府中謀士陳東義,在客廳議事。

不一時,謀士陳東義趕來,但下人卻說會稽王不在府中,不知去哪兒了。

於是金陵王便不去管會稽王,隻和陳東義商議。

“先生,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,哈哈哈……”

金陵王當真暢快,笑得前仰後合。

“不說那祝修遠,差點被刺客殺死,單單就是那梁國乾王,與他同遊,竟差點在董玉樓門前被刺殺之事,就夠祝修遠喝一壺的!”

“先生,你曆來足智多謀,請先生好生為本王謀劃,如何藉助此事,將祝修遠一軍,如能徹底扳倒他的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金陵王臉上掛著暢快的笑容,期待的看著陳東義。

陳東義眼皮跳了一下,並不急於說話,他隻一手撚鬚,一手負在身後,轉過身去,走了好幾步。

看起來是在思考。

金陵王並未打擾,隻在旁安靜的等待。

這真是一個好機會啊,他暗中決定,定要抓住這個時機,好好的坑祝修遠一把。

陳東義單手撚鬚,走了好幾步後,忽然回身,撚鬚的手動作一停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
並擲地有聲:“不,王爺,我們不應該坑害那江城伯,反而還要大力幫他一把,助他度過此次難關!”

啥?

金陵王臉上還帶著期待的笑容,這話聽在耳中,怎麼感覺不對?

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,認為自己聽錯了。

“先生你……”

掏了兩下耳朵,金陵王反應過來,自己冇有聽錯,陳東義的確是這麼說的。

他不由緊皺了眉頭,盯著陳東義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
要不是因陳東義曾提出過“迎娶梁國安樂公主以獲得梁國幫扶”的策略的話,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。

雖然,迎娶安樂公主的策略,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實現,因為他就連接近安樂公主都不可能。

但是,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,他那外公李忠,還有母親李皇後等,都認為此舉大有搞頭。

“王爺,請聽小人細細說來。”

“好,先生請說。”

金陵王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,他倒是要聽聽,陳東義如何說服他。

“王爺,小人之所以建議王爺幫江城伯一把,原因有二。”

“其一,是為了博得那安樂公主的好感。”

“嗯?”金陵王眉頭一皺,這話怎麼說來?

“王爺請想,那梁國乾王,與江城伯稱兄道弟,私交甚好。而那安樂公主,與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篤,她們都是以師姐妹相稱呼的。”

陳東義一手撚著鬍鬚,一邊緩緩道來。

“嗯,不錯,本王親眼所見,先生所言非虛。”金陵王點頭。

“正所謂愛屋及烏,那安樂公主,雖然不可能嫁給江城伯做妻,但有了這兩層關係,安樂公主與江城伯之間,交情也必然深厚!”

“並且啊,安樂公主私下也稱江城伯為‘師兄’的。”

金陵王點頭,雖然他不喜安樂公主與祝修遠過於親近,但陳東義所說的,也是事實。

“此番遇刺,雖然那梁國乾王差點命殞當場,但小人聽說,那江城伯也差點被一柄匕首刺死,辛得一個隨從搭救,方纔得以活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那安樂公主一定不會認為,江城伯與刺客有任何勾結,她會認為江城伯是無辜的!”

“那麼,如果王爺此去朝堂,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話,必然也會招致安樂公主的厭惡!”

“若王爺招了安樂公主的厭惡,那王爺的大計,將更加難以實施,對王爺的未來冇有一點好處,甚至於,迎娶安樂公主的計劃,將會徹底泡湯!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吸了口冷氣,似乎意動,但並未發話。

陳東義微不可查一笑,又接著說:“第二點原因,則與陛下有關。”

“哦,此事關父皇何乾?”

“王爺請想,陛下為何寵信江城伯,江城伯又何以成為陛下身邊的大紅人?”

“嗯……”金陵王一楞,他還真冇有思考過這個問題。

不過這是顯而易見之事,他想了想,就說道:“祝修遠……先有瘟疫防治之法,後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,阻五萬燕軍於城下……”

“因多重功勞累積,所以父皇封祝修遠為伯爵……”

金陵王一邊說,臉色逐漸暗淡下去。

若論才能,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江城伯啊!

“王爺說得不錯,後麵江城伯組建神雷軍,創辦神雷坊,籌辦武舉……種種事件,其實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,那王爺有冇有想過,陛下為何要首肯這些事?”

“呃……這……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
“因為陛下要強軍,打造出一支類似江州守軍的軍種來!”

陳東義臉上浮現一絲笑容:“王爺,區區數千江州守軍,使用了神雷,竟能硬抗五萬燕軍十日,王爺試想,若這種軍種有一萬呢?三萬呢?五萬呢?”

“嘶!”

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氣。

這種問題,他還真冇考慮過,如今經陳東義一提,他仔細一琢磨,貌似明白了,陳皇為何會重用祝修遠了。

“王爺,以小人推測,待神雷軍練成,恐將不懼梁國之兵!”

“這麼厲害?”金陵王被嚇到了。

“不錯,正是因為這一點,陛下纔會不予餘力的支援江城伯!換句話說,陛下絕不會輕易放棄江城伯的!”

“況且,此次刺殺事件,從種種跡象來看,都與江城伯無關,那陛下鐵定會保住江城伯的。”

“若王爺此去朝堂,要坑害江城伯,勢必與陛下走到對立麵,此舉將招致陛下的不喜!”

“相反,若王爺支援江城伯的話,就將與陛下站在一條線上,如此一來,可獲得陛下的青睞,於王爺的大業有大大的益處!”

“王爺,以上兩點,就是小人認為,應當幫江城伯一把的兩點原因了,請王爺決斷!”陳東義深施一禮。

金陵王沉吟半晌,然後兩手親自扶起陳東義,笑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啊,本王險些釀成大錯!”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