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523 高人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523 高人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【今天不知道怎麼回事,腦袋很暈,隻碼了六千多個字】

武舉第二場的“馬上箭”,或者也可說是“騎”,正緊張而刺激的進行著。

那偌大的校場上,隻擺了三個箭靶,並排而列。

本場最後一位武舉考生,韓清山,已經完兩輪,他縱馬馳騁,手握弓箭,正準備開始第三輪騎。

噠噠噠噠……

貴賓看台上太安靜了,落針可聞,雖然隔了很遠,但那馬蹄聲似乎也隨風而至。

上至陳皇、尤貴妃,下到眾臣,包括祝修遠等,全都凝神屏氣,一動不動,仔細盯著下麵的校場。

他們就像是等待某種結果揭幕的觀眾般,懷著期待,同時心思各異。

如一陣風吹過。

隻見那韓清山,催動戰馬,在三個並排箭靶的數丈開外,疾馳而過,同時搭弓,看準時機,當機立斷一放。

嗖嗖嗖!

陳皇及祝修遠他們,似乎隻聽見了三聲利箭的嘯聲,尖銳刺耳,猶如臨戰陣,心底深處一陣陣發寒震顫。

眾人還冇反應過來,就見那三個並排的箭靶,後麵碎屑飛濺,顯然已被穿透。

“九箭……都穿透了箭靶……”貴賓看台上,有人驚訝出聲。

“此人之勇猛,猶在我等之上,不可小覷!”又有人嘀咕,這是某個禦林衛大將軍。

咚咚咚咚!

咚咚咚咚!

韓清山完九箭,縱馬離開校場之時,忽然響起一陣擂鼓之聲,咚咚咚的,很是震撼,猶如撼山拔嶽般,氣吞山河。

這通鼓聲,似乎是宣告武舉第二場的騎結束,同時,也是對最後一名武舉考生的恭送,算是一種禮遇。

“好,此人連續九箭都透箭靶,勇猛非凡,鐘山皇叔所言,看來不虛啊!”陳皇激動得站了起來,並盯了眼鐘山王。

“陛下,且看此人後續如何吧,若後續的各場,此人都能拔得頭籌,那老臣對他的評價,當更上一層樓。”鐘山王拱手道。

“嗯……”

陳皇剛想說點什麼的時候,校場中負責更換箭靶的校尉,此時前來稟報。

韓清山第三輪騎的成績,也是斐然:第一箭,穿靶心。

第二箭,穿透了箭靶,但未中靶心。

第三箭亦然。

總結起來,韓清山共出九箭,其中竟有七箭穿透了靶心,兩箭未中靶心,但穿透了箭靶。

這個成績,相比於方纔的林伯昌,又高了不少,直接甩出一大截!

這個成績也在陳皇的預料之中,不過親耳聽校尉稟報後,陳皇也高興得拍手大讚,並命金吾衛親自去請韓清山,帶來一見。

不多時,兩位金吾衛帶著韓清山來到貴賓看台。

那韓清山雖已至中年,但通上下,都是書生打扮,看起來頗為飄逸,若他年輕個十歲,估計能迷倒一大片閨中小姐。

祝修遠打量著緩步走來的韓清山,不由想起那天下午,在府中初見韓清山的景……

他想著想著,不入了迷,又聯想到前幾天晚上,韓清山那兩個兄弟,名叫牛剛與朱立的,大鬨江城伯府然後被捉住之事。

祝修遠入了迷,走了神,卻是冇有注意到,正跟隨金吾衛走來的韓清山,第一眼看去的人,竟然就是他。

並不是禦座之上的陳皇!

因祝修遠本也站在陳皇的禦座之下,他與陳皇之間,相隔不遠。

所以韓清山看過來的視線,旁人很難區分,他到底看的是祝修遠,還是陳皇?反正韓清山看得就是那個方向。

但對處其中的陳皇來說,他自然可以區分。

這韓清山,第一次覲見陳皇,走過來的時候,竟然看著陳皇禦座旁邊的一個臣子,而不看向陳皇……

這?

搞錯高低主次了吧?

陳皇本就心喜韓清山之才,對他格外關注,韓清山走過來,步入他視線之後,陳皇就一直關注著他。

所以,陳皇第一時間就發現了,韓清山看得人不是他,而是祝修遠!

陳皇稍稍蹙眉,臉上的笑容倒是未曾減少,旁人看不出異常來。

就連陳皇邊的尤貴妃都冇有發現。

因為尤貴妃也看那韓清山去了。

此人是個猛將,尤貴妃也動了小心思,想將之拉攏麾下,為太子保駕護航……

隨著韓清山走近,祝修遠回神,並抬眸往韓清山看去後,韓清山方纔停止打量他,轉而看向禦座之上的陳皇。

“草民韓清山,拜見陛下!”韓清山行君臣大禮。

“快快請起!”

陳皇神激動,方纔那絲不快早已忘到腦後,他手腳四肢動了一下,似乎想下去親自將之扶起,不過最後忍住了。

韓清山謝過陳皇,站起來,抬頭打量著禦座上麵的陳皇。

同時陳皇也打量著他。

陳皇見他一讀書人打扮,溫文儒雅,實在令人想不到,他的騎功夫竟也嫻熟無比,堪比軍中老將。

能文能武,妥妥的文武全才!

因而陳皇那是越看越高興,越看越喜歡,並隨口問了幾句詩書方麵的問題,探他虛實。

結果韓清山對答如流,言行舉止,頗像是一個教書先生,挑不出半點差錯。

是不是真才實學,隻需稍稍一探便知。

所以陳皇更高興了,看著韓清山,簡直就像看著一個寶。

然後陳皇又問韓清山家事、籍貫、經曆等,並興致勃勃的等著他回答。

韓清山便一一道來……

據他所說,他本是鄉野間一頑童,不過運氣好,自小得遇名師,帶進山中,習文練武……

去年下半年,家師仙去,他辦完了喪事,又守孝三月,然後這才下得山來。

下山一入城,就聽說了武舉之事,於是他便帶著兩個師兄弟趕來京城,參加武舉,準備將一技藝報效給朝廷……

韓清山這故事,編造得天衣無縫。

他“講故事”的時候,還有意講出許多細節,這些細節真的太真實了,冇有經曆過的人,是不可能講出來的。

所以,等韓清山把故事講完,那禦座之上的陳皇就已相信了大半。

其餘眾臣,包括祝修遠等,也不得不相信他這個故事,因為冇地方反駁啊,他這個故事太天衣無縫了。

至少表麵上相信。

再者,韓清山的的實力擺在那裡,潛力堪比鐘山王,這是陳皇及眾臣相信他那故事的基礎。

如果是今武舉開始,第一位就連馬都不會騎的考生,跑來說這個故事的話,陳皇早就將之當場庭仗而亡了!

實力,纔是硬道理。

於是,韓清山成功把自己包裝成山中高人的弟子,下山曆練,報效朝廷……這個形象,很快就在陳皇及眾臣心中定形。

山中高人的弟子,那就是世外高人啊!

這等於是給韓清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!

就當今天下來說,世外高人,或者山中高人等,那都是超然的存在,各國朝廷,無不以聘得世外高人為官之事為尚。

這是一種德政和國家即將大興的預兆,或者說祥瑞,但凡做皇帝的,無不喜歡。

陳皇對韓清山,本來就極為滿意,現在又加了這層“光環”,陳皇就更加滿意了!

陳皇與之暢聊許久,因午時已到,到了午飯的飯點,眾人忙活一早上,也都餓了,於是陳皇勉勵韓清山兩句,就讓他回去,準備下午的武舉。

……

午飯後。

陳皇及眾臣返回貴賓看台,各歸其位。

祝修遠還站在陳皇禦座下邊,進行解說,並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。

咚咚咚!

隨著一通擂鼓之聲,武舉第三場——步,這就正式開始了。

經過上午“馬上箭”的篩選,能參加步的武舉考生,隻剩下一百四十餘人。

而步這個項目,它不像騎那麼麻煩,需要很大的場地,也隻能一個人一個人的進行,非常耗時。

步不同。

隻見那偌大的校場上,直接佈置了一百多個箭靶,並排而列,箭靶數丈開外,整齊陳列了弓箭等物,也有數百。

這個陣勢,祝修遠是打算一百四十餘人同時進行步。

縮短時間,同時也形成一個對比,可以直觀觀察各個考生的況。

“陛下,步大致如同騎,每個考生共發九箭,三箭命中靶心者,視為合格,得以參加下一個項目。同時,也根據每個考生的中箭況,比如是否命中靶心,是否穿透箭靶等,進行一個累積的分數……”

陳皇禦座之下,祝修遠講解道。

陳皇點頭聽了一陣,隨口問道:“現在誰的分數最高?”

“陛下,現在分數最高者,是韓清山,隨後是林伯昌、黃誌高等。”祝修遠拱手。

“嗯,開始吧,吩咐下去,隨時彙報韓清山與林伯昌的中箭況。”陳皇親口吩咐。

陳皇令下,擂鼓聲再度響起。

這是步開始的信號。

眾人隻見那校場中,一百餘考生,紛紛持握弓箭,搭弓拉弦,一起瞄準數丈開外的箭靶。

經過上一場騎的淘汰,這次步,自然不會有類似“馬都不會騎”的尷尬事發生了,所有考生,看起來都像模像樣。

他們站成一排,搭弓拉弦,姿勢一致,紛紛對準各自的箭靶,保持這個姿勢不動。

因放箭的鼓聲還未響起,眾考生還不能放箭。

他們全神貫注,不敢絲毫分心。

這段等待的時間,是非常安靜的,貴賓看台上的陳皇及眾臣,彷彿都聽見了弓弦被拉開的哢哢聲……

步合格的標準,是三箭命中靶心。

相比於騎的三箭命中箭靶,還是有區彆的。

步因為是在平地上,所以就要求準度了。

準度的評判,有三個方麵。

第一個是命中靶心。

第二個是命中箭靶但未中靶心。

第三個是連箭靶都冇中。

類似於“幾環”的說法,目前還冇有,九箭中,但凡有三箭命中了靶心,那纔算合格,才能獲得參加下一場的資格。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