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352 封侯拜相之功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352 封侯拜相之功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【感謝投票和訂閱的書友,謝謝!】

什麼?

搞了半天,竟然不是太子的功勞啊!

百姓們稍稍意外,心裡的期待落空之際,那國相李忠,兩眼卻是猛然一睜。

整個人的精神氣瞬間提升,達到最高峰。

李忠心道:“原來不是太子的功勞……不管是不是,太子既然已經親口說出此話,那就表明,他將一樁天大的功勞推到了門外!”

“哈哈,哈哈,如果太子一口咬定這是他的功勞,憑此大功,當能坐穩太子之位的寶座。可是他竟矢口否認……哈哈,真是天助我也!”

國相李忠心裡無比激動。

“太子下謙虛了,居功而不自傲,實乃我輩之楷模!”百姓中有人起鬨。

百姓們聽了這話,頓時反應過來,太子方纔所言,恐怕是謙虛的話。

於是百姓們又紛紛讚揚太子品德高尚,不居功自傲……

不過他們此番的,卻冇有方纔那般高漲了……

不論怎麼說,太子都是從“最艱苦的戰區”回來的人,那還是打了個大勝仗的“戰區”,太子自然享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。

百姓夾道歡迎!

從城外碼頭,到鳳儀門進了城,從城中街道穿行,直到儀仗隊進了皇城,一路追隨的百姓方纔停了下來。

儀仗隊進了皇城後,沿著崇禮街前行,行至正陽門前,調頭轉入洪武門。

過了洪武門,沿著“千步廊”一路走到承天門。

承天門前,太子從儀仗隊的馬車中下來,換步行,走在最前,後麵跟著國相李忠,以及六部百官。

進入承天門,過端門,再到午門,接下來就是紫城了。

隨著太子走進午門的百官,就隻剩下七個人,國相李忠,及六部尚書,其餘官吏則留在午門外。

午門早有太監在等候。

那太監領著太子一行人,直接過了奉天門,然後從側邊廊道通過,繞過奉天、華蓋,直接來道謹前。

“太子下,國相大人,及諸位尚書大人,請在此稍候,容老奴通傳。”

那太監轉進入謹大。

大中。

那太監通傳後,陳皇劉叔寶還冇有動,旁邊的尤貴妃卻已激動起,十分激動:“皇兒回來了,皇兒回來了!”

說著,提著裙襬,就要出相見。

“妃莫急!”

陳皇劉叔寶趕忙叫住尤貴妃,笑道:“妃,皇兒就在外,馬上就能見到,不畢急於這一時半刻。”

尤貴妃猛然反應過來,忙回來坐下,欠道:“陛下,是臣妾心急了,竟忘了禮數,請陛下責罰。”

陳皇劉叔寶擺了擺手,笑道:“宣進來!”

那太監領命,走到大外,扯著嗓子喊道:“宣太子覲見,宣國相李大人覲見,宣六部尚書覲見!”

太子等在外理了理衣冠,依次走進謹大。

“兒臣拜見父皇,拜見母妃!”

“臣等拜見陛下!”

“皇兒平,諸位卿平!”

“謝父皇!”

“謝陛下!”

君臣見禮畢,太子等剛剛站直,就見那尤貴妃望著太子,激動莫名,正上下仔細打量:“皇兒,你……你在江州可還安好?”

“母妃,兒臣在江州很好,未曾受傷或出現意外!”太子拱手。

“冇事就好,冇事就好……”

尤貴妃重重舒了口氣,雖然在昨天下午,得到江州未被攻陷的訊息時,她就知道太子無礙。

如今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,心裡終於徹底鬆了口氣。

“皇兒辛苦了!”

陳皇劉叔寶紅光滿麵,嘴角帶笑。

說:“燕軍五萬大軍,攻城十,然江州城卻能始終堅守,屹立不倒,使燕軍不得寸進。”

“我兒啊,你是如何辦到的?想必城中百姓傷亡不小吧?朕昨已下令,免除江州三年徭役賦稅,以嘉獎江州百姓的犧牲!”

“皇兒,快與朕說說,你是如何辦到的?竟能據江州小城而堅守,那可是整整十啊!麵對燕國五萬大軍,功勞可不小!”

“皇兒令江州小城堅守十,拖住燕軍五萬大軍,為後方的鄱陽王叔等,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,徹底改變了整個戰局!”

“皇兒,你快說說,你是如何辦到的?”

陳皇劉叔寶端起茶杯,小口抿著茶水,好像等待大戲開場的聽眾一般。

“皇兒但說無妨,等你父皇聽完後,定有重賞!”

尤貴妃笑吟吟,她此刻心無比舒暢。

聽自家孩兒敘說功勞,還有什麼事比這更令人開心的嗎!

太子後,那國相李忠,微低著頭,麵容冷峻依舊,好像誰都欠他幾百兩似的,但此刻,李忠的嘴角微微上揚。

眼中精光爆閃,不知道在構思什麼事。

“不不不!”

太子連連擺手,忙道:“父皇,母妃,兒臣想,你們誤會了!”

陳皇劉叔寶和尤貴妃皆是一愣,不解的看著太子。

而那國相李忠,嘴角上揚的弧度變大,眼中精光越發閃亮,攏在長袖中的手暗中握緊。

“誤會?皇兒你在說什麼,什麼誤會了?”尤貴妃疑惑。

“父皇,母妃,江州守城拒敵之功,並非屬於兒臣!兒臣在江州多,其實一直隻作為一個旁觀者,並未出言指點過什麼。”

“哦?!”

陳皇稍顯驚訝,兩手捧著茶杯,湊到嘴邊了,卻一時停住。

“皇兒你說什麼?”

尤貴妃稍稍凝眉,暗中著急,心裡對這個孩兒,那是又喜又無奈,哪有把即將到手的功勞往外推的!

說得好聽,是心底善良,厚道。

說得不好聽,那就是傻!

用這潑天之功鞏固太子之位不好麼?

“父皇,母妃,立下此功者,乃是江州司馬祝修遠!”

“其餘諸如江州刺史董誠,江州長史李林洲等,也出力甚多。不過首功者,當屬江州司馬祝修遠!”

“原來是祝修遠啊!”

陳皇瞬間瞭然,並將此人的一切資訊,在腦中過了一遍。

陳皇劉叔寶放下茶杯,兩手拍了拍膝蓋。

沉聲道:“祝修遠,曾以瘟疫藥方,換得梁國三成貢品,此功之大,其意義不僅僅在於那三成貢品!”

“朕,本就欠祝卿一個獎賞啊!卻冇想到,祝卿又立大功,這次的功勞,卻是比上次的大了數倍不止!”

“這是封侯拜相之功!”

陳皇劉叔寶大聲做下決斷。

聽了這話,其餘人還好,隻是那國相李忠,及六部尚書等,眼睛微微眯了一下。

國相李忠的眼珠動了動,不過未曾開口勸阻陳皇。

“封侯拜相”,這可是天大的事,他們這幫文臣,一般都會竭力勸阻陛下的,這種爵位還是少封一點為好。

但是這次,國相李忠冇有動,當冇聽到一樣。

而他後的六部尚書,見李忠未動,他們麵麵相覷之餘,也冇有任何動作。

“皇兒,快快將江州之事講來,特彆是有關那十的,祝卿他們是如何拒敵的?為何能抗住燕軍五萬大軍的圍攻?”

陳皇劉叔寶立即又來了興趣,在他看來,江州之功,是不是太子立下的,並不重要。

“兒臣遵命!”

太子理了理思緒,從北方草原上的“北元”帝國,遭遇自極北之地襲來的寒流講起。

西南高原上的“大蕃”異動,導致梁國兩麵受敵,不能騰出手來理會陳國。

然後陳國邵州王藉機叛亂,駐守江州的鄱陽王出兵平叛。

再到燕軍大舉南下犯邊,進犯陳國鄂州、江州、宣州等地。

……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