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逍遙小軍侯 > 186 薛寶昌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逍遙小軍侯 186 薛寶昌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客棧大堂中的人全被擠壓在外,將兩位小太監圍在中間。

小太監見到祝修遠後,臉上的傲然之色頓時消失,忙躬笑道:“哎喲祝大人,指教可談不上。我們倆啊,就是為太子下跑腿兒的,嗬嗬。”

“兩位公公客氣了,不知太子下……”

“祝大人,太子下交代咱家將此物贈於祝大人。”

小太監取出一卷嶄新的書冊,用綢布捆著,兩手捧了遞給祝修遠。

祝修遠納悶,茫然接過。

太子下竟然送來一本書?

這是什麼書,有什麼特異之處嗎?

祝修遠粗略看了一眼,這冊書捲成了筒裝,並用綢布捆著,隻能看見藍色的書皮,看不見封麵上寫了什麼字。

“既然是太子下所贈,那下官不敢推辭。請兩位公公代下官謝過太子下!”

“好說好說,祝大人客氣了……”

“兩位公公不著急回去的話,不若留下來喝杯茶?”

“不了不了,祝大人,太子下還等著咱家回去覆命呢!祝大人,告辭!”

“兩位公公慢走……”

送走兩位東宮太監後,祝修遠再次瞄了一眼這本書。

此處人多眼雜,不是檢視這本書有何奇妙的地方。

於是他返回他的房間,董氏姐妹安然等候在此。

“夫君,東宮太監找你什麼事啊?”董淑貞問。

“冇什麼大事,單單就送來一本書。”

“是什麼書?”董漱玉問。

“我也正納悶呢……”

祝修遠當著董氏姐妹的麵,直接拆開捆住此書的綢布,展開一看,隻見封麵上有一行字:“贈祝修遠。”

落款是“劉深”。

劉深就是太子的名字。

三人圍在一起,麵麵相覷。

這書冇有書名,封皮上竟是“贈祝修遠”四個字。

這說明瞭什麼?

說明此書極有可能是太子下親筆手書而成,也有可能是東宮自行印製裝訂的書,外麵冇有賣的。

祝修遠壓著心裡的疑惑,翻開一頁……

“這是……這是什麼啊,亂七八糟的,看不懂啊!”董淑貞吐槽。

祝修遠也納悶了,因為他也看不懂這上麵到底寫的是什麼……符號?“”

說它是字吧可又不像,說它是鬼畫符吧它又好像具有某種規律……

“這是……”董漱玉拿起這冊書仔細看了眼,最後以確定的語氣說:“修遠,貞兒,這是琴譜!”

“琴譜!?”

董淑貞驚訝,祝修遠則大驚。

琴譜?太子下竟然送他一本琴譜?

這是什麼意思,他根本不會彈琴啊。

就連後世的五線譜他都冇有接觸過,更不用說這種亂七八糟的琴譜符號了。

這太子下……真是……真是奇葩!

……

翌。

祝修遠一行人再次出發,直奔常州義興縣而去。

健康城雖然繁華,但終究不是久留之地啊!

此去義興縣,可選陸路也可選水路。

因考慮到董淑貞暈船的毛病,所以眾人選擇了走陸路,坐馬車沿著官道直奔義興縣。

一行人在義興縣待了一天,祝修遠親自進入礦山確認紫砂礦……

第二天,他們再次啟程,往江州進發。

因為董淑貞怕暈船,所以他們一路上都是走陸路。

顛簸數方纔返回江州。

祝修遠他們回到董府後,方纔知道原來陳皇的賞賜已於兩前送到了。

金銀首飾、綢緞布匹、糧食鹽油等,品類眾多,董府的倉庫都差點被塞滿!

不過此次最大的收穫並不是這批數量眾多的賞賜,這些最多隻算是錦上添花。

真正的重頭戲是江州刺史、江州司馬之位。

當然,還有祝修遠獲得的那枚免死金牌。

……

……

三後。

江州城內,薛府。

“可惡!”

薛府的後廳中,陡然炸響一道怒極的爆喝。

嘩啦啦!

緊接著就是一陣瓷器碎裂的聲音。

怒極爆喝與摔杯之人,乃是薛家家主薛寶昌。

他怒目圓瞪,麵容冷峻,長長袖子下的兩個拳頭緊握,青筋暴起,粗重的鼻息吹得頜下鬍鬚一陣亂動。

他這是動了真火,怒不可抑。

“爺爺請息怒!”

薛寶昌側,一位十幾歲出頭的晚輩後生彎腰拱手。

與薛寶昌不同的是,這位晚輩後生的臉色極為淡然。

即便薛寶昌大發雷霆,怒極爆喝,並摔碎了一隻茶杯,弄出極大的響動,將廳中伺候的下人們嚇的魂不附體,齊齊跪倒了一地。

但是,這位晚輩後生卻冇有受到絲毫影響,一臉古井無波,顯得城府極深。

薛寶昌猶自氣憤難平,他側頭瞧了一眼那晚輩後生,怒道:“這怒老夫息不了!那董誠老賊,不與我薛家結親也就罷了,他董家買他的新茶,我薛家做我們的茶商,井水不犯河水,倒也互不相乾。”

“可是,那董誠老賊欺人太甚,公然打破百年以來的規矩,弄出個什麼‘董公秤’,還派出衙門州兵守在茶園路口……”

薛寶昌發了一通火,心裡似乎好受了些。

他又看向那晚輩後生,說:“源兒,你曆來老成謀事,你來想想辦法,如何應對此番局麵?如果長此以往下去,我德福茶行怕是要關門倒閉了。”

那晚輩後生名為“薛源”,乃是薛家家主薛寶昌之長孫。

薛源少年老成,智計百出,正是因為有了薛源在後麵出謀劃策,他薛家才能迅速崛起,成為江州一代有數的大茶商。

薛寶昌雖是爺爺,是長輩,但也經常向薛源問計詢策。

薛源一臉雲淡風輕,拱手道:“爺爺,經過半個月前那場瘟疫後,那董家不僅包攬了江州刺史、長史、司馬的寶座,還獲得了鄱陽王、楊廷玉,甚至宮中那位的好感!”

薛寶昌瞧了一眼淡定的薛源,儘管他不願意相信,但事實確如他這長孫所說。

他不由歎了口氣。

想當初,薛家跟隨方塘、花朝仕、萬謙等,一起躲進衙門後宅。他們的計劃本是那麼完美,本來可以一舉剪除董誠、王府管家的。

可是那可惡的董家女婿弄出個什麼瘟疫防治之法,生生扭轉了局勢,“請”來江南西道觀察處置使楊廷玉,一舉葬送了方塘、花朝仕、萬謙……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