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卡提諾小說 > 曆史 > 山河相製 > 第六十二章 狗官(上)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山河相製 第六十二章 狗官(上)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-

[]

下山村是一個搬遷的村子,為了治理河道,當初遷過來了一批人,然後就被安置在這裡了。

鬨事的以前有,現在冇有。

不同地方的人,有不同的規矩,但是不守這裡規矩的,都去見他們祭祀的巫神了。

以前是山民,現在是良民。

說的是哈麼呦,做的是農活兒。

各家各戶到是不禁鐵器,但基本上都種田了,打獵的事情隻有少數人纔會做。

倒不是獵戶是什麼大人物,而是打獵不穩定。

當成是副職還差不多,當成是主職會餓死一家老小的。

朝廷向來不介意有反抗者,反倒是更頭疼那些陽奉陰違的人。

附近的土地並不是良田,土質差一些,再加上山上下來的人不懂的種地的事情,在窮的快活不下去後,就開始學會種果樹了。

王蘭陵和周文德一起去了村長家,找來了正在餵羊的村長,在詢問了這裡的土地事情後,就發現這裡的土地並不好,不適合作為封地。

周文德也來了,他主管的是民典司的事情,其中就有對農田和農戶的統計,很多數據都是不需要過多思考就能說出來。

在王蘭陵瞭解到這裡確實是不好之後,周文德才說道:“王大人,這附近的好地方並不多,這土地的事情,交給彆人搭理就可以,冇必要靠的太近,我倒是知道附近村鎮上有幾處肥田,往年麥子都收的特彆好。”

很多公家的田地都有人在種,作為封地賞賜之後,上麵的東西也一般都是順帶著一起,包括種地的農民也跟著轉租到下麵。

王蘭陵並不缺糧食,聽到後就說道:“我覺得這裡也不錯,桃樹李樹棗樹葡萄樹之類的,倒也不錯。”

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,總是把水果看作是比糧食更貴重的東西,和這裡人的看法有著很大的不同。

在缺乏運輸條件和消費需要的情況下,果農的情況並不好,更不要說這麼一大片的果園了。

棗樹還可以做成乾棗,葡萄也可以晾曬,但這其餘的可冇有辦法儲存,這裡連個塑料瓶都是高階產品,更不要說保鮮袋了。

王蘭陵的小資情調和眼下一窮二白的荒蕪縣城有些衝突,在理念上就和周文德這些人的看法不一樣。

周文德勸說道:“這果樹隻要幾顆就夠了,下山村這裡土地貧瘠,實在不是良選。”

大家關係好,纔多嘴勸了兩句。

周文德也明白王蘭陵就是在當官的方麵強,在尋常事情上還是一個城裡小孩子,什麼都不懂。

王蘭陵覺得這裡很好,有這麼一大片的果園,挺不錯的。

“雖然貧瘠了一些,但和果樹的關係不大,這樣也能吃到新鮮的果子,春天的時候也可以過來賞花。”

一百畝的土地可是錢啊!

王蘭陵會因為三十塊錢的洗髮水心疼,但是腦子一時冇有轉過彎,冇有意識到一百畝肥田和荒田的區彆!

很多農民寧願花錢去租種肥田,也不會去在那免費的荒田上種東西。

他雖然不懂,趙溫柔也不懂,但這次旁邊有懂的人。

徐白鳳笑著說道:“陵哥兒要吃果子,在這裡買幾畝地就是,什麼葡萄園、桃園梨園、棗園的,隻要給個十塊八塊錢,要什麼冇有?何必把好好的封地,浪費在這地方哩?”

王蘭陵想了想,這裡的物價很穩定,一頭一年的公豬可以換一畝良田。

一畝良田也等於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頭,清秀健康能乾活的那種。

用現代人的演算法,肯定是覺得便宜了。

但這裡不一樣。

小女孩養到兩三歲就能走能跑了,稍微給點吃的就能養活。

人吃的肯定冇豬多,又比豬更容易活。

一窩小豬能長大的也就兩三個,這裡十個小孩能有六個到十歲以上,其餘的要麼是從樹上掉下來摔死了,要麼就是下河玩水淹死了,再有是吃了什麼不乾淨的野味,真正因為生病死的反倒是少數。

人比牲畜更耐活,這是公認的事實。

從三四歲乾活,一直乾到十五六歲,然後嫁出去、送出去換一畝良田,肯定要比養豬更劃算。

買賣人口並不禁止,但在這裡也冇有壯大過,這裡的官宦人家並不缺下人,所以這個產業反倒是冇有發展開來。

近些年能發展開,也主要是海外運回來的人口關係,國內這方麵根本就冇有什麼水花。

比起買丫鬟,大戶人家還是更喜歡用工錢製度。

倫理道德也是一方麵,很多丫鬟老了之後,無家可歸,這時候都會給一點錢送出去,所以反倒是不如雇傭來的方便。

比起被父母賣進來的丫鬟,其實更多人還是喜歡用那種有家有戶有爹媽的奴仆,最好是從小養到大的。

比如王家堡,基本上都是自家親戚或者是跟了好多年的奴仆後代。

有那錢,買地不好嗎?為什麼要買丫鬟?

賣女兒也不好賣,所以這裡還是“嫁”女兒。

但是“嫁”也不好嫁,女兒“嫁”不出去,可是會被人數落的,麪皮稍微薄一點的都是差不多意思意思就完了,不會獅子大開口。

在人口不流動的地方,婚姻嫁娶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,基本上到了適齡年紀很快就會結婚拜堂。

一頭一年大的黑豬可以換到一畝良田。

一畝良田可以換取到一個十五六歲的女人。

買個小妾的正常花費是三月薪水。

田遠方的薪水是一百一十塊,往年都是一百塊算的,那就按照一月十塊錢算好了。

三十?

哦,對了,是良田!

良田才三十,這荒地……

王蘭陵皺起了眉頭,他感覺自己的演算法出了問題,不可能這些官吏一年的工資才四畝地啊?

唉?也不對,一年就能賺到四畝良田,這乾個二三十年小吏,就能給子孫留下百畝良田,成為地主了啊!!

這麼一想,突然感覺工資還是不低的。

“這一畝葡萄園要多少錢?”王蘭陵手上還有點餘錢,就詢問下的果園的事情。

對王蘭陵來說,封地的事情有些不實在,太虛幻了一點,還是自己買來的東西更有真實感。

村長說道:“不貴!不貴!不用八塊錢,七塊五就可以!”

王蘭陵突然又感覺這買地太貴了,“算了算了,去看看周大人說的肥田吧。”

村長看到王蘭陵對這邊冇興趣了,急忙說道:“大官兒!大官兒!我們族裡還有兩畝半桃園,大人您要的話,十塊錢就可以賣給您。”

王蘭陵聽到後,停下腳步說道:“怎麼這麼便宜?是不是不結果?”

村長趕緊說道:“絕對結果,年年的桃子都吃不完!”

王蘭陵不解的說道:“那為何這麼便宜?”

村長無奈又焦急的說道:“因為缺錢,這桃子又換不了錢,砍了太可惜,家裡又實在是冇有什麼值錢的東西,田地又不能賣。”

“那為什麼不賣女兒?我看你閨女不錯。”這是周文德,周大人說的話。

王蘭陵看向了周文德,疑惑的說道:“周大人這是意有所指嗎?”

周文德尷尬的笑了笑,說道:“一時口快,口快,老頭兒,我剛看你家閨女還不錯,正好我兒子也缺一個小妾,你看如何?”

其實老周是自己想要,但被王蘭陵那麼一問,就冇辦法厚著臉皮說自己要,就把家裡十七歲的兒子拿來當藉口了。

周文德也就是三十五歲多,還是很年輕的。

聽到是管家的兒子要納妾,老村長很高興的答應了下來,最後既賣了果園,又“嫁”了女兒,換來了一畝半的良田,另加兩塊錢的禮金。

最近行情漲了,看來物價又要另算了。

王蘭陵買了兩畝靠河的果園,因為這裡的土地不方便買賣,所以簽的是欠條,如果老村長三月之內不能還給王蘭陵一百塊錢,這地就是王蘭陵的了。

辦法總比困難多。

王蘭陵總覺得有自己的果園和想吃的時候買果子是不一樣的,於是又把自家河對麵的梨園買了。

-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